|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其他

深耕“1516+”,让教学评一体化落地生根

来源:教育局 时间:2025-08-20 字号:【  

微信图片_2025-08-21_103034_588.jpg


威县第九小学   邓春英

   作为威县第九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备组长,我始终践行学校“给予每一个孩子改造世界的力量”这一核心理念。在学校课程科研中心的领导下,带着数学组深耕“1516+教学评一体化模型”,让“五元学问课堂”扎根数学土壤,让“一本研修手册”成为成长阶梯,在“六大研修”中抱团前行,让数学教学既有逻辑的严谨,又有思维的温度。

   一、锚定核心理念,筑牢数学教育根基

  “给予每一个孩子改造世界的力量”是我们所有教研活动的出发点。在三年级数学组,这一理念转化为“目标—任务—评价”的深度融合:以“学问思辨行”五元学问课堂为框架,将抽象的核心素养拆解为可操作的课堂任务。

   二、践行五元学问课堂,优化数学教学流程

   “五元学问课堂”是“1516+”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源于《礼记中庸》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在数学教学中体现为“学、问、思、辨、行”五个环节。

五元学问课堂模式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思维、实践等多方面能力,改变了传统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积极性不高,能力培养有限的现状,让学生从“苦学”变“乐学”,从“学会”到“会学”,实现学习状态和能力的显著转变。

    三、依托一本研修手册,助力数学教师成长

   1516+”中的“一本研修手册”,是我们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保障。以新时代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构建“三维立体”卓越教师成长体系,以系统化、科学化、个性化的专业发展路径,明确九大核心模块,打造教师终身学习生态系统。

研修手册围绕明确理想信念、明确教学目标、明确研修任务、明确育人使命等方面展开,让我们的成长有章可循。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严格按照研修手册的要求,不断反思教学行为,优化教学方法,提升专业素养,为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四、落实六大研修,推动数学教研发展

   “六大研修”为数学教研注入了强大动力,包括集智凝慧型教研、观摩互评型教研、课题驱动型教研、多元展示型教研、精准提升型教研、竞赛促教型教研。集智凝慧型教研通过每周一集体研备,主备陈述方案,群议修订优化,终成共案。观摩互评型教研聚焦教学共性问题,以公开课为载体,通过沉浸式观课、深度互评实现教学智慧共生。课题驱动型教研让课题组立足实践,科学规划月度研究路径,深化研究进程。多元展示型教研系统化推进多种教研活动,呈现教学创新成果。精准提升型教研依据问题实施差异化指导,促进教师能力提升。竞赛促教型教研构建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内生动力。

  五、聚焦“+”号内涵,展望数学教学未来

   1516+”中的“+”,代表着无限可能。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将不断探索创新,将传统文化、特色阅读、特色科学教育等融入课堂,在文化传承中培根铸魂,在探索实践中启智润心,让传统与未来在童年相遇,培育既有中国根基又有世界眼光的小小改变者,让“给予每一个孩子改造世界的力量”这一核心理念真正落地生根。 

        邓春英,汉族,本科学历,中小学二级教师,深耕基础教育一线多年,始终以滚烫的教育热忱坚守育人初心,秉持“给予每一个孩子改造世界的力量”这一育人理念深耕不辍。作为核心研究成员参与邢台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研究,他在教育实践与科研探索的双向赋能中,持续书写扎根讲台、点亮童心的育人篇章。


供稿:邓春英

一审:李银鹏

二审:陈金生

三审:潘莎莎

签发:张延峰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