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其他

在乡村沃土上并肩深耕

——二中北区九年级数学教师教研实践与成长之路

来源:教育局 时间:2025-08-11 字号:【  

微信图片_2025-08-15_093011_847.jpg


威县第二中学北校区  范文亚

时光荏苒,我来到威县第二中学北校区已经三载有余。在这期间,我愈发眷恋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更对土地上那些质朴且坚毅的同学们心怀深情。对于农村的孩子而言,中考是同学们升入高中追逐大学梦想的阶梯。幸赖校领导的高瞻远瞩与鼎力支持,以及九年级教学团队的携手共进、精诚合作,我们既全力托举学生的梦想,亦在教育的征程中实现了自身的专业蜕变与成长。

一、深耕课标:锚定中考航向,筑牢教研根基

要想让学生在中考中脱颖而出,精准洞悉中考导向堪称重中之重。为此,学期初学校组织老师们认真学习2022版新课标,在学习中,我们悉心梳理新课标下九年级数学的核心知识脉络与能力素养要求,结合课标去研读数学课本的每一个章节,明确了教学目标与重点,为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学校给老师们印刷了近三年的中考试题,分三期组织老师们考试,让老师们在做题中去体验中考。我们深度剖析了历年中考真题,探究考点的布局规律及动态演变趋势。以函数板块为例,不仅需夯实基础概念与性质认知,更要着重领悟其在实际情境中的灵活运用,此乃近年中考命题的重要风向标。同时,积极拓宽信息渠道,强化与区教体局的交流互动,广泛搜集各地中考模拟试题,敏锐捕捉题型创新亮点。诸如融入乡村生活元素的应用题,便引导师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鲜活的生活经验紧密相连。在集体教研时,团队成员各抒己见、相互补益,使得对中考方向的认知更为系统全面、精准到位。这般集思广益的智慧凝聚,有效弥补了个体视野的狭隘局限,为后续高效开展试卷讲评夯实了坚实基础。

微信图片_2025-08-15_093548_362.jpg


二、研磨试卷:聚焦难点攻坚,精研教研核心

每一份中考前模拟试卷皆被视为珍贵的教研素材,为了让老师们的教学更有针对性,模拟考试时,学校安排老师跟考,每次出分时也有老师的成绩。每周二上午定期举行的教研活动前,全体成员在模拟试卷上精准标注个人认定的难题点及学生易错环节。继而展开逐题深度研讨:针对基础题型,精心雕琢解题技巧传授策略,力保学生基础分数颗粒归仓;面对中档题目,着力探寻解题思路的启发路径,助力学生突破思维瓶颈;遭遇难题时,则巧妙拆解难度层级,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分步得分。从试卷整体的难度梯度、题型配比,到每一道具体题目的考查要点、失误陷阱,均进行全方位、精细化打磨。

譬如一道融合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的复杂综合题,教研团队共同挖掘题目潜藏条件,缜密梳理解题流程,乃至模拟学生的思考轨迹,预判其可能遭遇的思维障碍。依据上述分析结果,精准定位讲解重点与方法选择。此外,充分考量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学情实际,灵活调控讲解节奏与深度层次。即便授课教师分别负责不同班级教学任务,但针对具有共性提升空间的学生群体,仍及时共享拔高思路与拓展资源,营造全校范围内数学学习良性竞争、共同进步的浓郁氛围。

三、共同成长:师生双向奔赴,收获教研硕果

在持续不断的教研碰撞中,教师团队的专业素养得以显著提升。对中考考点的把控愈发精准独到,解题思维更加清晰缜密,教学方法也日趋多元灵活。身为青年教师,我虚心汲取资深前辈的宝贵经验,并有机融入自身创新理念与新兴题型解法,推动教学实践与时俱进、活力迸发。这种互学互助、协同发展的团队文化,极大激发了全体成员的教学热情与职业自信。课堂之上,学生参与热情高涨,踊跃发言讨论,主动质疑探究;解题过程中,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体系,思维视野豁然开朗。往昔令人望而生畏的数学难题,如今亦能迎难而上、尝试攻克。历次模拟考试数据显示,学生的答题规范性与准确率均有大幅提升,充分彰显了教研工作的实效价值。

身为一名扎根乡村的中学教师,我们肩负着沉甸甸的使命担当。每一次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皆为助力同学们在中考考场增添胜算、点燃希望之光。展望未来,我们将矢志不渝地坚守这片教育热土,持续探索创新、躬身实践,与莘莘学子并肩同行于数学知识的浩瀚海洋,倾尽全力助推他们逐梦前行,让乡村教育的苍穹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微信图片_2025-08-15_093552_978.jpg


范文亚,汉族,本科学历,在威县第二中学北校区任九年级数学课,担任班主任,多次被评为“教学标兵”,2024年度被威县人民政府授予嘉奖。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