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县人大第十六届二次会议第74号 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2022-08-16 发布机构:教育局 字体:[ 大 中 小]
体裁分类:人大代表建议 主题分类:科技、教育 文号: 索引号:403343921/2022-2490
您提出的关于“关爱留守儿童,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一项事关社会和谐、事关教育发展的长期任务。关注留守儿童,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是县委、县政府和教育局党委高度重视的问题, 目前,我县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着力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改善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环境。目前,教育局在各级各类学校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健全机制,发挥学校主阵地的作用:
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实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1、成立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2、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
(2)生活上优先照顾。
(3)活动上优先安排。
3、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4、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5、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构建全社会的教育网络,形成关爱合力:
1、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交流与沟通。
2、加强委托监护人的教育培训。
班级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育人阵地和育人功能,通过举行培训班、召开座谈会、汇报会等途径,加强对儿童或其监护人的教育和培训,向他们传授科学的育人观和教育方法,使之提高文化水平,转变思想观念和教育方式,提升育人水平。
三、明确职责,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1、加强班级的建设与管理。
通过广泛宣传,抓好生的辅导、就餐等日常工作,让生能够安心、舒心,让家长放心。让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应有的教育、管理、照顾与关爱。同时,结合农村留守儿童日益增多的现状,转变办学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建立研讨、交流制度。
班级每学期进行一次“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定期召开座谈会,交流经验,研究工作,探索新路,采取措施,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巩固成果,增强实效,不断提高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水平,发挥班级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相信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你们所提得问题会得到逐步解决。你们对我们的办理和答复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填写在“征求意见表”中,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承办单位(印章)
2020年7月28日
(联系人:周立波,职务:教育股股长,电话:6156927)
抄送:县人大选工委、县人大代表,县政府督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