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政协威县第十五届委员会 第五次会议第58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08-21        发布机构:教育局        字体:[   ]

体裁分类:政协委员提案        主题分类:科技、教育        文号:        索引号:403343921/2024-4424

是否同意公开:是)

办理结果:A)

提案字〔2024〕58号

 

威县教育局

对政协威县第十届委员会

次会议第58号提案的答复

 

潘琳、黄帅越、张倩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县中小学生国学教育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教育系统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大力推进经典诵读、戏曲、书法、传统体育等进校园工作,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养。

一是实施“文化浸润立德树人活动。分阶段有序实施“读经典名著,做智慧家长”育人能力提升活动阅知行读书活动”学生素质提升活动,通过教师引领,家长学生共同学习,提升教师、学生及家长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培养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是深入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第一,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聘请剧团、文化馆或有戏曲特长的志愿者进校园举办戏曲知识专题讲座,组建戏曲兴趣小组或戏曲社团,利用音乐课、活动课以及课后服务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戏曲唱段的练习,提高学生戏曲素养。第二,开展书法进校园活动,在语文课程中,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展书法教育,在美术、艺术等课程中,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书法教育。广泛组织开展书法第二课堂(兴趣小组、社团)活动,聘请少年宫、文化艺术团体的书法专业人员及有书法特长的家长志愿者到校开展书法教学活动。第三,开展经典诵读进校园活动,每年在全范围内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比赛”,全师生通过举办朗诵、书写、讲演等语言文字表现形式,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从中华经典中汲取智慧力量、坚定理想信念、彰显时代精神,展现社会大众尤其是青少年对中华经典的传承与创新,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三是挖掘地方资源,将民间艺术引进校园。提倡学校挖掘、整理地域名人教育资源,邀请适宜的传统文化名家、民间艺人进校园、进课堂。结合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开设以传统文化艺术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和学生社团,做好民间艺术与日常教学的融合和探索,从民间艺术入手拓展德育、美育、乡土知识和民间技艺的传承。充分利用传统节日、节气、生肖和饮食、医药等蕴含的文化价值,更好地开拓传承传统文化的视野,提升中小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学生“爱家乡”的意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循环往复地探索、实践、思考。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会扎进学生的心田、国人的心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会越走越辉煌。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全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我们共同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也欢迎您继续提出更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2024820

 

 

 

 

 

 

 

 

 

 

 

领导签发:张延峰

联系人及电话:周立波  0319-6156927

抄送:县督查服务中心政协提案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