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威县:从“冀南棉海”到大型万头牧场群
发布时间:2023-06-27 发布机构:固献乡 字体:[ 大 中 小]
体裁分类:领导活动及政府会议 主题分类:其他 文号: 索引号:000708666/2023-1797
位于河北省南部的威县93万亩耕地中,棉花种植面积常年约80万亩,素有“冀南棉海”之称。近年来,该县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畜牧养殖、果品种植、棉田间作等,目前已建成5个万头牧场。
威县赵村镇前寺庄村64岁的党支部书记尹宝久说,从他记事起家里就种棉花。2005年他承包40亩地,连同自家的10亩地,一共种棉花50亩。“从3月初种植到11月底摘完棉花,基本天天往地里跑,到头来一亩地只能挣一千元。”
2014年,面积100平方公里的君乐宝乡村振兴示范区开工建设,前寺庄村3539亩土地全部流转给君乐宝乳业有限公司,其中1000亩用作奶牛养殖场和奶制品加工厂,2539亩种苜蓿。
“每亩地每年租金为800斤小麦的实际价格,家里10亩地的租金一年约为一万元。”尹宝久说,包括他儿子儿媳在内,村里有50多人在君乐宝上班。
2015年10月,威县第一个万头牧场产奶。近年来,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威县6000多户2.1万名群众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事第二、三产业,年人均增收5000元。
得益于畜牧业发展,前寺庄村24个贫困户、57名贫困人口已于2019年全部脱贫。
威县乳业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岳朝轩说,近年来,威县以君乐宝乳业基地为支撑,打造乳业产业体系,推动“三产融合”,延长产业链条,总投资25亿元的5个万头牧场目前全部运营,乳品深加工厂也于去年投产,年产奶制品16万吨。
据介绍,如今威县5个万头牧场奶牛年存栏约4.2万头,日产鲜奶约450吨;2021年底,日产鲜奶将达到1000吨。
“从前一家四口年收入四万多元,现在儿子儿媳俩人月工资加起来过万元,还能照顾家里。”尹宝久说,“不少村民家添了轿车,有的在县城买了新房,大伙儿日子越过越好。”
记者采访了解到,威县全链条乳品生产基地逐步建成:5个万头牧场、15万亩标准化饲草基地、2个乳品深加工厂、5个配套加工基地和3个旅游观光区,年实现税收2亿元,提供就业岗位3800个。
为更好地服务项目建设,威县供电公司将第四个万头牧场选址上的10千伏供电线路提前“搬迁”,新增配电变压器5台、容量6700千伏安,并为第五个万头牧场新建线路2.04公里,新增配电变压器6台,为牧场扩建提供了能源保障。
河北省委办公厅、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去年印发的《河北省奶业振兴规划纲要(2019-2025年)》提出,到2022年,全省奶牛存栏164万头,全部实现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和信息化管理,乳制品产量达到500万吨,婴幼儿乳粉产量达到20万吨,进口替代率达到30%。到2025年,全省生鲜乳总产量力争达到1000万吨,乳制品产量力争达到76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