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指引我们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引领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2020年1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三农”工作在新征程上“仍然极端重要,须臾不可放松,务必抓紧抓实”的明确信号,作出了“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的重大决策,强调“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为我们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随着学习和实践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深刻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博大精深,是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的重要纲领性文献。通过深入学习,进一步认清了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新的历史方位。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我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审时度势作出了“三农”工作重心由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历史性转移的重大决策部署,为我们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必须心怀“国之大者”、胸怀“两个大局”,用大历史观看待“三农”问题,切实履行好新的重大历史使命,扎实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通过深入学习,进一步坚定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必胜信心。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党中央为此作出设立5年过渡期的伟大创举,提出“四个不摘”的明确要求,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留足了时间和空间。我们必须持续用力,健全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通过深入学习,进一步增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治自觉。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我们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大意义,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更加扎实有效地做好各项工作。通过深入学习,进一步深化了加强党对“三农”工作全面领导的系统认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健全党领导农村工作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提高新时代党全面领导农村工作能力和水平。我们必须进一步把党管农村工作落到实处,始终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引下,2021年以来,河北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响鼓重锤、真抓实干,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拓展,乡村振兴迈出新的步伐。一是政治责任全面压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平山县北庄村全体党员回信要求,深入开展“永远跟党走”“团结就是力量”等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负责同志具体抓、其他省级干部协同抓,市县乡村协调联动,进一步巩固了五级书记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脱贫成果持续巩固。全省未发生返贫致贫问题,脱贫地区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稳中有增,脱贫群众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21年全省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1156元,较上年增长17.8%。三是有效衔接平稳实现。省市县扶贫开发和脱贫工作领导小组更名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领导小组,各级乡村振兴局全部完成重组挂牌。省级出台衔接政策文件81个,在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基础上进行了分类调整优化。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中央单位定点帮扶、省内帮扶等机制进一步完善,“万企兴万村”行动深入开展,帮扶关系有效衔接。四是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加大乡村建设力度,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新改建户厕141.8万座、整改问题厕所21.7万座,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50个,农村面貌显著改善。深化农村重点领域改革,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84.5%,发展活力明显增强。深化农村社会治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