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专题专栏 > 脱贫攻坚专栏

聚焦省两会|乡村振兴,威县绘就农村壮美画卷

2021-02-20    来源:扶贫和农业开发办 打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勾勒出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绚丽图景。连日来,乡村振兴成为出席河北省两会的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春风送暖,晴空万里,这几天威县枣元乡登利合作社的错季葡萄成熟,果农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进行采摘、装箱,错季葡萄的上市丰富了节日期间的果盘子、也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威县积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民种植错季葡萄,2021年计划新增葡萄高效种植8000亩,扩大“南鸡北牛”规模,实施威梨产业“一创四提升”,发展“万元钱”产业10万亩以上,进一步筑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

在固献镇赵家庄村的河北硕果箱包制造有限公司,今年66岁的潘增环(图右)正在缝制箱包。通过采取短期用工、季节用工、临时用工等灵活方式,该箱包厂解决了20余名缺资金、缺技术、缺文化的家庭妇女就业问题,突破了农村百姓“务工”与“务农”、“钱袋”与“后代”统筹兼顾的瓶颈。2021年,威县将继续探索“家庭手工业+电商+党支部”模式,以小切口打造特色块状经济助推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产业振兴,常庄镇何庄村依托本村收红专业种植合作社、兴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产业扶贫基地,带动本村及周边村的闲置劳动力来基地上班,让他们有了稳定的收入。2020年冬季种植蓝麦780亩,发展食用菌大棚30个,占地100亩。2021年威县将进一步聚焦聚力乡村振兴,培育“一村一品”,做到有龙头带动、有贫困户参与、有帮扶措施、有增收成效,通过引进一批“造血式”富民产业,确保实现村村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

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是城乡差距最直观的体现,也是农村群众反映最突出的民生痛点。常庄镇2020年创建美丽庭院190处,精品庭院12处,何庄村美丽庭院被评为邢台市“十佳百优”美丽庭院。2021年,威县将持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每个乡镇建成一个特色小镇,加快建设生态美丽乡村,随着威县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提升,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大提升。

威县自2018年9月脱贫摘帽以来,新增贫困人口和返贫人口均为零,没有因病、因学、因灾致贫和返贫人口。“脱贫出列后,我们把防贫防返贫作为巩固脱贫成果、实施乡村振兴的总抓手,构建‘1+1+4+4’精准防贫长效机制。”省人大代表、威县县委书记商黎英介绍,实施兴产业、强就业、促创业、发展手工业“四业”富民工程,确保群众增收可持续。

近年来,威县在防贫防返贫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全省率先构建“1+1+4+4”防贫防返贫体系(“1”即1个精准预警机制;“1”即1套防贫政策体系;“4”即产业、就业、创业、手工业“四支撑”;“4”即组织力量保障、人才振兴保障、集体经济保障、信息智慧保障“四大保障”)。2021年将对“1+1+4+4”防贫防返贫体系完善提升,切实发挥保障巩固作用。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威县农民占全县人口70%以上,县委县政府将把更多心血倾注“三农”,把更多资源汇聚“三农”,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在加快农业农村发展上实现更大突破,重点建设共同富裕乡村、产业振兴乡村、生态美丽乡村、治理有效乡村,扎实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