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最后一站》连载(一)

发布时间:2024-07-02        发布机构:卫生局        字体:[   ]

体裁分类:公告公示        主题分类:卫生、医疗保障        文号:        索引号:000707989/2024-1793

日前,追记“威县梨产业之父”曲宪忠同志先进事迹、反映威县梨产业十年发展历程的报告文学《最后一站》,在全国权威文学期刊《中国作家》2024年第7期纪实版刊发。即日起,本公众号将对该作品内容分章节进行连载,敬请关注。

最后一站
苏有郎

一、六十八岁的决定

一个平常的日子,河北省政府宿舍楼小区院里,安静而悠闲。小区内的公园里,几位老太太、老头在闲聊天儿。一位邻居老太太问张玉芬:“你们家老曲不是退了吗,怎么总也不见他出来?听说又下乡了?又把你扔家里不管了?”张玉芬说:“去威县了。威县要种梨,让他去当顾问。”

“老伴儿老伴儿,老了才算伴儿。你看你们家老曲,上班吧,没时间,退休了还这蹿那跳,哪来那么忙!这还是不是‘老伴儿’!”

不仅这位老太太,自从老曲退休后,偶尔就会有人给张玉芬开这样的玩笑,弄得张玉芬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儿。老伴儿退休前,她就跟他说好了,退休后,就开始人生的大休息,好好陪着她,颐养天年。前几年,虽然他这颠那跑,总算还常回家,倒没什么。这次他去威县,张玉芬以为他会像给其他单位当顾问一样,去几天就回来,没想到,他一去就是十天半月,甚至一两个月。“这不又成上班了吗!”邻居们说。

张玉芬给老伴儿说过多次,不要再像上班时那样干了,他嘴里答应得好好的,行动上却依然如故。

张玉芬着急!

老曲说:“来威县,就是我人生的最后一站了,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我要把人生的最后阶段画圆。”

张玉芬的老伴儿曲宪忠,河北省林业厅原副书记、副厅长、巡视员,河北省著名果树专家、正高级林业工程师。他既是业务型领导,又是技术专家,经常有人请他指导,2005年退休后,没有了单位的束缚,反倒更忙了,义务传授经验,推广林果技术,不是去辛集,就是去藁城,要么就是行唐、井陉、魏县……

这些,张玉芬虽然不太赞成,也没大反对。

但这次去威县,张玉芬有点儿难以接受,虽然老伴儿身体不错,但毕竟快七十的人了,不愿他还像上班那样劳累。

可老曲从来不听。

他家庭和睦,儿孙满堂,生活富裕,两个孩子也不想让他再劳心费力。尤其儿子,还给他弄话听:“你还缺钱吗?”

曲宪忠说:“我就图个痛快,我就热爱这个,我就想为老百姓做点儿事儿!”

又说:“威县这个活儿不能推,县里领导诚心诚意,想着让农民脱贫致富,用着我了,我能不答应?我能不尽力?”

孩子们被打动了,只好由他。

那是2012年11月,河北省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在邢台市召开的一个现场会上,威县老科协会长苏桂珍跟组织者说,威县搞了个梨产业示范园,想请与会专家去现场指导指导。

作为河北省老科协副会长的曲宪忠,跟着大伙儿一起到威县参观。

苏桂珍曾担任过河北省邢台市威县林业局局长,由于同属一个系统,工作上有交往,与曲宪忠早就认识。在来威县当天晚上的餐桌上,苏桂珍和威县主管副县长董占坤对曲宪忠说了建这个示范园的想法——威县西沙河流域十万亩荒沙滩,庄稼难长,他们想种些梨树,为农民探索个致富的路子,只是苦于没有专家指导,不知道该怎么发展。旁边有个人说:“曲厅长不就是现成的专家嘛,请曲厅长不就行了。”

苏桂珍忙接过话头顺着说:“曲厅长来吧?”

出乎大家意料,曲宪忠竟然没接腔,一副未置可否的神情。

苏桂珍和董占坤感觉,虽然这位老领导没有明确答应,但也没有说不来,便向县长吕志成作了汇报。吕志成认为,曲宪忠正是威县急需的专家人才。

第二天,威县领导请与会的全省老科协专家到西沙河流域和示范园转了一圈。吕志成正式向曲宪忠表明了威县领导班子的想法。

曲宪忠只是说:“我想想再说吧。”

旁边的威县林业局局长李涛听了曲宪忠这模棱两可的话,心里老大不理解。李涛,一名县级林业局的科级干部,面对这位老领导、老专家,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敬仰,心想:“我们县领导这么热情,怎么老先生就不应这个事呢?该不会嫌报酬低吧?”

数年之后,在一次饭桌上,曲宪忠给李涛透露了自己当时的想法,他说,他主要是想看看威县领导是不是真想搞发展,是不是只弄个示范园就散伙了。又说,他之所以当时没有搭腔,并不是不想来,而是想看看威县领导到底有没有诚意,是真想为百姓干点儿事,还是让他这个老头子只给他们撑撑门面,当当幌子。如果不是真想干事,他就不去凑热闹了。

搞了一辈子果林,曲宪忠从心里对威县这个发展思路还是很感兴趣的。

威县领导很执着,几次找曲宪忠交流,见曲宪忠总不给肯定话,又通过邢台市老科协领导协调。威县的落后面貌和基层干部的热切期盼,终于触动了曲宪忠。

2013年,元旦过后上班第一天,曲宪忠就来到威县,对威县领导说:“你们有信心,我就有劲头儿;你们有决心,我就有劲头儿!”

1月1日,威县县委、县政府正式聘请曲宪忠为“威县经济林建设高级顾问、梨产业首席专家”。

来威县,张玉芬不赞成的主要原因,一是离家有点儿远——他们家在石家庄市住,三百多里呢;二是老曲是个工作狂,年纪越来越大,担心他身体吃不消。

但既然老曲答应了威县,张玉芬也不好再说什么,她本来以为老伴儿只是像以前给别处当顾问一样,隔一段时间去两天,转一转就回家,没想到他一去就是一两个月。

张玉芬再三劝他别去了,曲宪忠说:“既然答应了,怎么能不去呢!”

接过聘书,曲宪忠马上返回石家庄,带上换洗的衣服、照相机以及行李等生活、工作用品,来到威县。

这一年,曲宪忠六十八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