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威县探索推进企业服务中心改革

发布时间:2022-09-19        发布机构:发展和改革局        字体:[   ]

体裁分类:公告公示        主题分类: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文号:        索引号:78982708X/2022-1422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威县作为河北省综合改革试点,通过持续简政放权、优化审批服务、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市场主体大幅增加。但是,在实践中发现,企业普遍存在政策性文件搞不懂、弄不清、传导不及时,遇到困难不知道找哪个部门,企业“需求端”和政府“供给端”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为破解上述难题,2021年以来,威县在河北省县级层面率先成立实体企业服务中心,作为党委、政府服务企业的“总入口”和“总出口”,统筹协调全县涉企服务资源要素,实现涉企事项“一站式”服务,打造了服务企业全流程、全链条、全生命周期模式。

 

一、畅通“两个渠道”,打造“线上线下”服务企业之家。一是线下企业之家。在县市民服务中心开设800平方米的企业服务大厅,设审批验收、惠企政策、金融对接、要素保障、市场营销、法律援助等6个功能专区,打造对接项目、服务企业的实体平台,提供“面对面”“一对一”线下服务。在16个乡镇政务大厅分别设立代办帮办、政策解读、审批服务等窗口,使企业可就近享受服务。二是线上服务平台。开通“威企通”线上服务平台,设政策通、融资通、供需通、合作通、招商通等10个版块,开通企业诉求“一键直达”功能,为企业提供键对键、屏对屏的优质服务,实现“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

二、扮演“两个角色”,搭建“一口办理”政企沟通桥梁。一方面,企业服务中心作为政府各部门服务企业的“总代理”,一口受理企业诉求,按照“直办转办、分类办理、全程督办”模式,强化“职责内的直接办、马上办,职责外的分类办、转交办,全过程的催着办、督着办”,实现 26个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协同联动;另一方面,企业服务中心作为企业诉求的“代言人”,将企业反映的和部门在办理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热点问题统一汇总,简单问题转相关部门限时解决,复杂问题组织县主管领导参加的政企座谈会协调解决,重大共性问题提交县委深改委会议或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同时,根据为企业提供代办帮办情况,统计分析相关数据,从企业视角撰写分析报告,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效支撑。

三、推进“三项集成”,建立“高效集成”企业服务模式。一是审批集成办。通过集成审批持续推进审批服务迭代创新,实现企业开办“一日办、零成本”,准入准营“一窗办、集成办”,企业投资项目“有地即承诺、拿地即开工”。二是政策集成送。定期组织“政策找人、服务上门”活动,集成解读“1+20”惠企政策,提高政策解读实效性。定期组织精准银企对接会,为银行推荐优质企业,向企业推介信贷产品,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三是产品集成推。建设威县优质工业产品库,通过“威企通”线上平台对外展示,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销会,提高产品知名度,扩大产品销路。

四、建立“三项机制”,落实“急难需盼”问题化解机制。一是快速响应机制。建立企业诉求分级响应机制,制定受理登记、快速办理、及时反馈、定期回访和统计分析等直办、转办工作流程,明确每个环节办理时限,中心第一时间响应、职能部门快速回应,做到服务有温度、响应有速度、办理有力度。二是协同联动机制。建立联席会议、信息联动等工作制度,实现跨部门的服务集成与流程再造。协调法律、金融等专业机构,为企业提供专业化、定制化服务,满足企业多元化需求。三是分级包联机制。在县领导分包县内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基础上,企业服务中心全体工作人员每人分包若干企业,每周至少与企业电话或微信联系1次,每月至少到企业现场1次,了解企业诉求,协调解决难题,推动企业发展。

威县整合县内服务企业资源,推进涉企服务“一口办理”,极大优化了营商环境,取得了明显成效,2021年威县荣获“河北省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进县”。2022年上半年,在优化营商环境考核评价中名列全市第一。

一是有效延伸服务企业链条。将服务触角由各地广关注的事前行政审批、准入准营阶段延伸至企业发展壮大阶段,包含金融服务、政策支持、市场营销等多个方面。探索组织专场路演沙龙等形式,组织百余场一对一讲解、一对一对接特色专题会,破解企业发展中遇到的要素保障、政策申报、法律援助等瓶颈,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实现企业发财、地方发展。

二是有效打破信息壁垒。整合梳理6个部门的628条惠企政策,搭建“威企通”平台,开通十个板块,实现惠企政策“一键直达”。建立企业信用信息库,将优质守信企业推送至政府部门、金融机构面前,打通了政府、银行、企业之间信息壁垒。截至目前,已为10家企业申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兑现各类政策奖补资金626万元。

三是有效破解企业发展难题。建立诉求接办、流转交办、分级会办、跟踪催办、反馈督办的闭环式“诉求办理”工作链,制作《企业需求收集转办单》,畅通企业诉求渠道。成立以来,累计提请县委、县政府出台解决共性问题的政策文件2份,为百余家企业解决具体问题231项,帮助企业获得信贷授信1.43亿元。

四是有效助推“百校入威”改革。将企业服务中心与“百校入威”改革深度融合,建立县域企业与高校专家、科研成果对接沟通机制,建立“高校科研成果库”,搭建“县域企业超市”,畅通信息沟通渠道,今年以来,将有合作意向的88家企业,与涉及100余家高校院所,逐一建立台账、定期帮扶,与60余所高校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

五是有效形成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闭环。企业注册成立后,相关信息直接推送企业服务中心,并免费向企业提供首套印章、税控设备和相关企业服务简介,集成企业开办、项目立项、规划施工、竣工投产、发展壮大等全生命周期阶段闭环流程,实现从项目立项到竣工投产,从企业出生到成长壮大的无缝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