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不容缓!严防小麦赤霉病

发布时间:2021-04-26        发布机构:农业农村局        字体:[   ]

体裁分类:公告公示        主题分类:农业、林业、水利        文号:        索引号:735610336/2021-1172


刻不容缓!严防小麦赤霉病

导语

全国农技推广中心预测2021年赤霉病将在黄淮麦区偏重流行。2021年河北省春季雨水充足,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49%,为赤霉病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我省北部冬小麦即将孕穗,中南部冬小麦即将抽穗,5月1日前后小麦进入扬花期,需重点进行赤霉病防治。  

小麦赤霉病发病特点

 赤霉病是我国小麦主产区常发性重大病害。赤霉病一般流行年份可以引起10%-20%的产量损失,大流行年份可导致绝收。同时,病菌产生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多种真菌毒素污染麦粒,导致小麦质量下降,甚至失去食用或饲用价值。该病由多种镰刀菌引起。在土表的秸秆残茬上越冬。春季气温7℃以上,土壤含水量大于50%形成子囊壳,气温高于12℃形成子囊孢子。在降雨或空气潮湿的情况下,子囊孢子成熟并散落在花药上,经花丝侵染小穗发病。   

什么时期防治赤霉病

小麦抽穗扬花期用药是防治赤霉病的重要措施,防重于治。小麦赤霉病的最佳防治时期为初花期(扬花株率5%~10%),生产上可掌握“见花就打”原则田间小麦开始扬花时就用药。赤霉病对气象条件敏感,不同气象条件下如何把握防治时间?若扬花期遇到天气连续晴朗、光照强、温度高的气象条件,小麦边抽穗边开花,应在小麦出齐穗后立即打药;若扬花期遇到阴天但未下雨,光照弱气温低的气象条件,小麦先抽穗再开花,应在小麦扬花初期时打药;若扬花期遇到连续阴雨、空气湿度较大的气象条件,赤霉病发病早且重,应当在小麦刚开始抽穗时或者在小麦刚出齐穗时,在停雨间隙时间尽快先打药,等到连续阴雨天气过后天气晴朗时或者在第一遍打药后5-7天时,赶紧在及时补打第2遍药。

选择什么杀菌剂药物

防治适用药以戊唑醇、氰烯菌酯等药混配剂为主,如氰烯·己唑醇、氰烯·戊唑醇、戊唑·咪鲜胺、戊唑·噻霉酮等。每亩搭配100克左右的磷酸二氢钾一起使用,促进小麦抽穗扬花和穗粒发育,增强小麦的抗病虫害和抗逆能力。

注意事项

由于小麦扬花期时间短,不宜在盛花期打以免发生花期药害。同时,小麦抽穗扬花期尽量选择在下午4点-6点,避开盛花期大药以免发生花期药害。内吸型好、持效期长的药剂,可提前到抽穗期防治。